中國大陸市場供給增加,價格競爭激烈,獲利成長不易,近年來國內小型紡纖廠積極增加房地產投資,以增加業外收益;主要以平織、成衣為產項的宏和(1446)以及以聚酯絲、聚酯加工絲為主要營項的老牌紡織廠宜進(1457),除固守紡纖本業外,近二年陸續投資價值高的不動產標的,預期,未來二年房地產收入將會大量貢獻營運成長。
宏和下設平織事業部、成衣事業部、營建事業部,2017年營占比中,平織占33%,成衣占66%。宏和在桃園擁有2,810坪的閒置工業用地,市場指出,宏和桃園的工業用土地,每坪成本僅7萬元,目前市價約20萬元。宏和已完工的板橋建案,使用分區從機九變更為商五之後,變身後的商業大樓潛在出售利益更是可觀。
宜進集團旗下事業體這幾年積極強化房地產投資開發,目前擁有的房地資產,包括去年以19.67億元購進的北市南港成功路土地1,638.88坪;4.98億元買進的北市忠孝東路4段太平洋商業大樓14樓497坪及3個車位;及6.1億元買下的南港軟體園區一期C棟6樓1,141.51坪商辦和16個車位。
除此之外,在2018年,又以1.22億元買下北市內湖德孚瑞光大樓11樓165.39坪和4車位;18.96億元購入台中振興路海外期貨手續費土地9,430.44坪;以15億元買汐止遠雄U-TOWN4,493.52坪及46車位。
宜進指出,這些資產都有租金收益,投報率不低,提供集團每群益期貨開戶年穩定的收入,未來,土地若能變更開發,潛在利益更大。
據了解,宜進今年買進的台中市振興路的素地,地目為工業地,位於台中火車站後站建國市場對面,目前正朝變更地目為住宅用地方向進行。
現在我們知道,過去期貨開戶合約主要是由買賣雙方制定即可,並且主要用來保障買賣雙方的交易,以避免未知因素造成雙方的損失。不過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,有些人開始發現,與其讓買賣雙方自由協定,不如發展出一種「定型化契約」--商品、數量、履行時間皆事先固定好的合約。如此一來,期貨合約將會變得更加普及,並且更為方便廣泛運用。當 1848 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成立後,作為第三方的擔保角色,於是開始制定各種商品的定型化契約,當時一開始主要以雞蛋、奶油、牛豬、木材為主。後來則納入各種原物料/產品,把期貨合約拉抬成一種金融衍生商品,讓更多的人能參與到這個期貨開戶市場。